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浅谈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5-17   |   点击数:7167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引发了社会治安、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一系列城市病和社会问题。面对激烈的供需冲突和严峻形势,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

国内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采用新时代创新治理理念,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发展之路,建设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度发展。但从实际接触的案例发现,众多建设者普遍存在业务顶层设计、技术路线选择和体制机制配套等方面的困惑,在原先的建设投资中也走了很多弯路,形成了一定的浪费。

本文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国内典型城市实际调研和相关研究,分析现有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和应用存在的普适性问题,梳理中小型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共性需求,总结成功建设经验,并结合韧性城市整体政府等国际前沿理念,分析具体解决对策。从而为未来城市治理增加灵活性、鲁棒性、反思性、包容性和综合性。

1行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提出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看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逐渐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城市管理者需要从城市整体的角度认识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治理需求。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等也在全方位迭代升级。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工程之一,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现阶段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简称中心)旨在从城市管理者角度出发,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全面审视城市运营管理,将散落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和领域数据即时汇聚,形成海量数据资源,并通过计算使数据资源为城市赋能,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中心使城市具备类似人类大脑的功能,让城市的各个器官协同工作,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实现城市治理能力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有效节约社会的公共资源。

从狭义上讲,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智慧城市领域的城市大脑,是城市大数据数字生态的集中展示展现场所,但从广义上来讲,它同时也可以是智慧城市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民生服务等各类智慧应用的信息枢纽,还可以是综治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国土安全的指挥中心。其建成后的实际运行效果也体现了该地智慧城市的整体水平。

2 存在问题

从实际调研的城市案例来看目前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普遍存在建设定位不清晰、业务范畴缺规范、运行机制赋能难等问题。

2.1 建设定位不清晰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建设定位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者的重大课题。有些城市把中心定位为大数据中心或数据运营中心有些城市把中心定位为社会治理中心,也有些城市把中心定位为数据汇聚和业务协调中心等。这些定位普遍在局部和操作层面,无法落实城市运营管理的全局治理和智慧治理理念。

2.2 业务范畴缺规范

从业务范畴来看,国内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业务主要围绕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城管、交通、社区、综治、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目前,这些业务都有相应的行政条线其他部门管理和运营。那么智意城币运营中心该运营哪些业务、如何与其他中心协作、如何实现城市智慧运营等问题也一直缺乏有效规范。

2.3 运行机制赋能难

目前,已建成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各类行政条线其他中心都各自独立运行,形成了为数不少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它们之间缺乏相互赋能的渠道。中心汇聚和整合了大量的政务数据和城市运行数据,却无法将这些资源赋能给其他相关方。同时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也需要其他管理体的资源反哺,以便于提供城市全局性系统化的治理协同。

3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城市普遍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梳理出了问题的根源症结。

3.1 城市治理条块分割机制难打破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要求组织之间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但现行的城市治理体制是行业或部门条块分割相对封闭的垂直管理体制,各个垂直管理线平行运作、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汇和数据聚合。

3.2 中心建设主体层级不够高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主体责任部门往往会落到当地大数据管理局或经信委。该类部门对于信息技术与系统建设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但对于城市治理业务缺乏深度理解,缺乏流程和业务创新源动力。而且受行政等级约束,也无法有效组织城市相关部门进行业务重塑、职责分工和流程再造。

3.3 缺乏长效运行机制保障

一些城市政府虽然形成了基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进行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的理性设想,也初步开发了与之对应的信息系统平台,但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和资源保障,其设想容易变成空中楼阁,无法很好地在城市治理中应用落地产生价值。

4 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表象和本质症结,建议中心未来发展应明确建设定位、定义业务内涵、制定标准规范、建立体制机制。

4.1 明确建设定位

运用整体政府的理念,将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中枢,与其他各类城市分领域运营管理机构形成业务协同、机制协同和数据资源协同。将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打造成为城市治理的智能预警中心、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城市形象展示中心,用于有效提升城市跨部门决策和资源协调指挥效率。

整体建设思路为:数据、业务、系统三位一体的融合为基础,有效连接散落在城市管理各个单元的数据资源,将城市各部门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让高价值情报信息快速传递;并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可视化等前沿技术,将信息、技术、设备与城市管理需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中心态势监测、综合指挥、民生服务、产业创新和展示汇报等多重作用。

4.2 定义业务内涵

按上述建设定位,设置中心对应业务职能。具体为

(1)监测预警

具备强大的全局态势感知能力,可以改变以往信息割裂、数据碎片化的局面,满足城市管理日常监测监管的需求。通过中心,可以对城市管理各领域的核心指标进行态势监测与全局分析,全面描绘城市发展动态现状,并可对细分领域的数据指标进行深层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融合贯通与多维可视,辅助管理者从各个层面洞察城市运行态势,提升监管力度和运营效率。

(2)联合指挥

通过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以对跨部门事件处理工作进行全流程把控和管理。支持将日常治理流程和应急预案流程的相关要素以及当前状态进行可视化管理,管理者可以清晰直观地掌握当前流程所处的节点,以及每个节点所需要推进的具体工作。同时,通过对事件处理全过程的监管和评测,管理人员也可以及时了解各部门工作成效,促进城市治理由条块化”“网格化智能化升级,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管控力度。

(3)民生服务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以通过整合各类公众咨询投诉建议的独立渠道,构建内部流转流程,面向民生诉求,提供一站式的响应和服务。改变原有群众反映问题多入口、部门职责条线独立的现状问题,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让市民充分享受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4)展示汇报

针对领导视察、迎检汇报、客户参观等情景,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能够担负起展示窗口的职责,无论是对历史数据的回溯,还是对态势发展的推演,都可以提供优异的数据展示功能。面向城市管理工作规划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展示、重点项目推进展示、重要事件复现展示等应用需求,能够基于真实的城市动态数据进行演示汇报,突显重点和亮点,确保数据实时性和精彩的动态展示效果。

4.3 制定标准规范

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立城市治理数字化总体要求规范、业务管理标准、数据共享标准、技术应用标准、安全运维标准、系统集成标准等。在国家政务信息化标准安全体系框架下,构建适应当地城市情况的地方标准和信息安全管理细则。

4.4 建立体制机制

遵循平战结合原则,形成城市治理日常事件常态处理和闭环管理,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和应急指挥的运转机制。

(1)日常处置机制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建立联席轮值的日常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代表轮值担任日常负责人,负责中心日常监测、工单受理指挥和组织协调,建立受理、分转、处置、督查、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形成一站式受理、智能化流转、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新局面。各相关部、委、办、局、街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作为具体工作承办单位,服从中心指挥,受理中心的指令性派单,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相关问题的牵头处置和协调工作,接受中心督办和考核。实现网上网下事件闭环式管理、自动化流转、联动式协同、可视化指挥、智慧化分析的城市治理日常处置创新机制

(2)应急指挥机制

如遇突发事件等城市应急状态,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将切换成应急模式,建立应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人担任总指挥长由应急管理局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事件相关部门领导担任副指挥长,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具体指挥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指挥长的指令,到中心参与联席统一协调指挥。可由应急管理局牵头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和相关运行支持机制,形成事件发现、应急响应、实施预案、资源共享、协调处置、事后评估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3)信息研判机制

面向城市治理各级领导交办的信息研判任务,由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牵头,依托专业数据分析团队(可政府采购服务),开展数据采集、清洗、碰撞、建模、分析等技术服务工作。各部、委、办、局、街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作为数据源提供和业务研判指导单位服从中心指挥,组织数据供应和业务分析支撑,协力决策辅助,接受中心督办和考核。

(4)监督考核机制

由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等单位对各部委、办、局、街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回应民生诉求、参与城市运行管理的处置效能、合作满意度和公众评价数据进行综合评定,提出绩效考评奖惩建议,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

5 结语

可以预期,未来国内将有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深入开展并开始初见落地成效。希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和功能设置也越来越科学合理,并通过中心的高效运作,充分整合城市管理要素和资源,辅助管理者全面感知城市运行态势,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决策效能。

【参考文献】

[1]屈京朝.论区县级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体系及平台建设[J]科技风,2019(13)

[2] 蒋武洲.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发展趋势分析[J].电视技术,201842(12)

[3]莫日根,宋初一.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7)